
圖書詳情
本書目錄
相關資料
丨作者簡介
王榮,陝西師範大(dà)學文學院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主要(yào / yāo)從事中國(guó)現當代文學史及研究文藝史料研究。著有《中國(guó)現代叙事史詩》《延安文藝史料學》等。
翟二猛,文學博士,主要(yào / yāo)從事中國(guó)現當代文學及延安文藝研究。
王西強,陝西師範大(dà)學外國(guó)語學院教授,碩士生導師。主要(yào / yāo)從事中國(guó)文學海外影響研究和(hé / huò)莫言研究。
丨編輯推薦
《延安文藝報刊彙輯述略(1936—1949)》旨在(zài)彙輯整理延安文藝報刊及其編輯出(chū)版的(de)第一(yī / yì /yí)手文獻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對其創刊宗旨、編輯理念、社會影響以(yǐ)及其在(zài)延安文藝運動過程中的(de)價值與作用,進行專題性、述略式的(de)曆史梳理與學術闡釋。本書既是(shì)一(yī / yì /yí)部延安文藝報刊資料的(de)詳解,也(yě)是(shì)一(yī / yì /yí)部可供讀者研究考察閱讀的(de)學術力作。
丨内容簡介
延安文藝報刊是(shì)中國(guó)現代出(chū)版和(hé / huò)報刊史研究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内容,也(yě)是(shì)中國(guó)共産黨出(chū)版、文化事業的(de)組成部分。本書在(zài)搜集整理延安文藝報刊及其編輯出(chū)版等第一(yī / yì /yí)手文獻資料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圍繞辦刊宗旨、編輯理念、文化影響、曆史價值及其在(zài)延安文藝運動發展過程中的(de)作用與變遷,鈎沉輯佚,考訂辨析,進行了(le/liǎo)專題性、述略式的(de)曆史梳理與學術闡釋。
報紙副刊
《紅色中華》副刊:《紅色中華副刊》《紅角》《赤焰》《紅中副刊》 / 003
《救國(guó)時(shí)報》副刊 / 005
《新中華報》副刊:《新中華副刊》《特區文藝》《戰地(dì / de)》《邊區文藝》《邊區文化》
《青年呼聲》《動員》《新生》 / 007
《救亡日報》副刊:《文藝》《救亡畫刊》《文化崗位》(上(shàng)海版/廣州版) / 012
《國(guó)風日報》副刊:《十字街頭》《激流》《木刻前哨》《西北文藝》 / 016
《老百姓》報副刊 / 020
《抗敵報》副刊:《海燕》《劇運》《文化界》 / 023
《新華日報》副刊(一(yī / yì /yí)):《星期文藝》《文藝之(zhī)頁》《戲劇研究》《時(shí)代音樂》
《木刻陣線》 / 027
《新華日報》副刊(二):《團結》《新華副刊》 / 030
《大(dà)衆報》(膠東)副刊:《星火》《文藝短兵》《文化防線》《畫刊》 / 033
《冀中導報》副刊:《平原》《副刊》《鄉藝》 / 035
《新疆日報》副刊:《新疆副刊》《綠洲》《新疆日報畫刊》 / 039
《救亡日報》(桂林版)副刊:《救亡木刻》《救亡漫木》《漫木旬刊》《詩文學》
《音樂陣線》 / 042
《晉察冀日報》副刊:《老百姓》《晉察冀藝術》《鼓》 / 047
《新華日報》(華北版)副刊:《新地(dì / de)》《新華增刊》《敵後方木刻》 / 050
《大(dà)衆日報》副刊:《戰地(dì / de)文藝》《大(dà)衆文藝》《文藝習作》《藝術工作》 / 053
《黃河日報》副刊:《山地(dì / de)》《晨鍾》 / 057
《七七報》/《七七日報》副刊:《七七副刊》《五日談》《青年文化之(zhī)頁》 / 059
《冀東日報》副刊:《副刊》《文藝》《冀東日報增刊》 / 061
《邊區群衆報》副刊:《邊區群衆報副刊》 / 064
《新華日報》(太嶽版)副刊:《副刊》《太嶽民兵》《新聞通訊》 / 067
《抗戰日報》副刊:《副刊》《文藝之(zhī)頁》《呂梁文化》 / 070
《晉綏日報》副刊:《副刊》《大(dà)衆園地(dì / de)》 / 072
《晉綏大(dà)衆報》副刊 / 074
《江淮日報》副刊:《抗敵文藝》《抗劇》《新詩歌》《文藝》 / 076
《華商報》副刊:《燈塔》《舞台與銀幕》《新美術》《熱風》《文藝專頁》《文藝副刊》
《兩周畫刊》《新中國(guó)文藝》 / 079
《冀魯豫日報》副刊:《文藝副頁》《文化生活》 / 083
《解放日報》副刊:《文藝》《星期增刊》 / 085
《新華日報》(太行版)副刊:《太行文藝》 / 089
《中國(guó)學生導報》副刊 / 092
《冀晉日報》副刊:《副刊》《冀晉民兵》《新群衆》 / 095
《東北日報》副刊:《副刊》《戲劇專刊》《青年園地(dì / de)》 / 097
《黑龍江日報》副刊:《文化生活》《北地(dì / de)文學》 / 101
《新華日報》(華中版)副刊:《新華副刊》《工農文化》 / 104
《人(rén)民日報》副刊:《人(rén)民副刊》《文藝通訊》 / 107
《冀熱察導報》副刊 / 111
《文化報》副刊:《半月增刊》 / 113
《石家莊日報》副刊:《婦女生活》《學習通訊》《副刊》 / 115
《冀中群衆報》副刊 / 118
《群衆日報》副刊:《群衆文藝》 / 121
《生活報》副刊 / 123
《天津日報》副刊:《副刊》《文藝周刊》 / 125
《文藝報》副刊 / 128
文學期刊
《戰地(dì / de)》 / 133
《文藝突擊》 / 136
《山脈文學》/《山脈詩歌》 / 141
《文藝戰線》 / 143
《大(dà)衆文藝》 / 147
《大(dà)衆習作》 / 150
《新詩歌》(延安版) / 154
《太嶽文藝》 / 156
《新詩歌》(綏德版) / 158
《西北文藝》 / 161
《文藝生活》 / 163
《草葉》 / 165
《詩刊》 / 170
《谷雨》 / 172
《部隊文藝》(延安) / 174
《晉察冀文藝》 / 175
《蘇聯文藝》 / 177
《中原》 / 181
《文哨》 / 184
《中原·文藝雜志·希望·文哨聯合特刊》 / 189
《白山》 / 192
《文藝雜志》 / 195
《北方雜志》 / 197
《新文藝》 / 201
《長城》 / 203
《東北文藝》 / 205
《平原文藝》 / 207
《部隊文藝》(哈爾濱) / 211
《膠東文藝》 / 214
《大(dà)衆文藝叢刊》 / 218
《文學戰線》 / 221
《新文藝叢刊》 / 224
《小說(shuō)》 / 226
《群衆文藝》 / 230
《文藝月報》(吉林) / 234
《文藝叢刊》 / 237
《華北文藝》 / 240
《太行文藝》 / 244
綜合性文化期刊
《中國(guó)青年》 / 249
《解放》周刊 / 253
《群衆》周刊 / 255
《西北》周刊 / 258
《戰時(shí)青年》 / 260
《抗敵三日刊》(晉察冀) / 266
《前線》 / 269
《團結》 / 271
《青年戰線》 / 273
《華美周報》 / 276
《魯藝校刊》(延安) / 279
《邊區兒童》 / 280
《老百姓》 / 282
《藝術工作》 / 284
《文獻》 / 286
《八路軍軍政雜志》 / 289
《抗敵》 / 293
《抗戰生活》 / 296
《江南》 / 298
《中國(guó)婦女》 / 300
《學習》 / 301
《共産黨人(rén)》 / 305
《上(shàng)海周報》 / 309
《中國(guó)工人(rén)》 / 311
《中國(guó)文化》 / 313
《魯藝校刊》(山西) / 316
《文藝月報》(延安) / 317
《膠東大(dà)衆》 / 320
《陝北文化》 / 323
《五十年代》 / 324
《華北文化》 / 327
《工農兵》(晉冀魯豫) / 331
《工農寫作》 / 333
《文萃》 / 335
《新大(dà)衆》 / 337
《北方文化》 / 340
《工農兵》(冀南) / 342
《平原雜志》 / 345
《太嶽文化》 / 348
《文化翻身》 / 350
《平原》 / 353
《新民主婦女》 / 355
藝術期刊
《前線畫報》 / 361
《戲劇工作》 / 363
《工作與學習·漫畫與木刻》 / 365
《敵後方木刻》 / 368
《新音樂》 / 371
《音樂戰線》 / 375
《歌曲月刊》 / 378
《戲劇春秋》 / 381
《歌曲旬刊》/《歌曲半月刊》 / 384
《木刻藝術》 / 386
《晉察冀畫報》 / 390
《山東畫報》 / 394
《膠東畫報》 / 397
《冀熱遼畫報》 / 399
《東北畫報》 / 403
《人(rén)民畫報》(晉綏邊區) / 408
《人(rén)民畫報》(晉冀魯豫軍區) / 412
《歌與劇》(山東) / 415
《人(rén)民戲劇》 / 418
《人(rén)民音樂》 / 420
《歌與劇》(冀中) / 423
《冀魯豫畫報》 / 426
《演唱雜志》 / 429
《翻身樂》 / 431
《天津畫報》 / 435
《戲曲新報》 / 437
《東方紅畫報》 / 439
參考文獻 / 442
後 記 / 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