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價值體系重建
書  名
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價值體系重建
作  者
趙學勇
出(chū)版單位
陝西師範大(dà)學出(chū)版總社
版  号
978-7-5695-1879-5
出(chū)版時(shí)間
2021年7月
定  價
168.00

圖書詳情

本書目錄

相關資料

作者簡介

趙學勇,陝西師範大(dà)學文科資深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撰有《革命·鄉土·地(dì / de)域――中國(guó)當代西部小說(shuō)史論》《守望·追尋·創生——中國(guó)西部小說(shuō)的(de)曆史形态與精神重構》《傳奇不(bù)奇:沈從文構建的(de)湘西世界》等著作多部;在(zài)《中國(guó)社會科學》《文學評論》《人(rén)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等發表論文百餘篇。主持完成國(guó)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。


編輯推薦

《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價值體系重建》是(shì)延安文藝研究專家、陝西師範大(dà)學資深教授趙學勇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部有關延安文藝研究的(de)學術力作。作者着力于(yú)以(yǐ)新的(de)學術視角、新的(de)學術研究方法,以(yǐ)延安文藝研究中的(de)“現代性”“民族化”“大(dà)衆化”等爲(wéi / wèi)關鍵詞,以(yǐ)強烈的(de)問題意識爲(wéi / wèi)導向,以(yǐ)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發展演進的(de)動力機制爲(wéi / wèi)線索,重新審視且深入論述了(le/liǎo)延安文藝在(zài)中國(guó)新文學史上(shàng)的(de)重大(dà)影響與曆史地(dì / de)位,并對延安文藝的(de)曆史形态及意義做出(chū)新的(de)價值判斷。本書規模宏大(dà),内容豐富,研究視角新穎,成果富有獨創性,對構建更加完善的(de)延安文藝學術研究體系具有重要(yào / yāo)意義,是(shì)“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研究”領域一(yī / yì /yí)部重大(dà)、深刻、獨到(dào)的(de)研究成果,具有學術首創價值和(hé / huò)補白價值,對加強、鞏固、發展中國(guó)現當代文學學科體系、學術體系、話語體系具有重要(yào / yāo)意義。同時(shí),本書深入研究延安現象,闡釋延安文藝精神及其鮮明的(de)時(shí)代性與大(dà)衆化,傳承并發揚延安文藝傳統,使之(zhī)更好地(dì / de)服務于(yú)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(hé / huò)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,對于(yú)振奮中華民族精神,堅定文化自信,推動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具有重要(yào / yāo)價值。


内容簡介

本著以(yǐ)寬闊的(de)問題視域,多向度地(dì / de)闡發延安文藝本體形态及其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複雜、深層的(de)曆史聯系,重新認知其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現代發展路向等關系,檢視它對當代文化文學産生的(de)規範、影響等問題,借以(yǐ)鑒取延安文藝之(zhī)于(yú)當代文化建設的(de)智慧和(hé / huò)經驗,力圖重構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價值體系再認知的(de)曆史圖景和(hé / huò)現實意義。


導  論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研究綜論 / 004

  第二節 延安文藝研究的(de)時(shí)代要(yào / yāo)求與學術背景 / 010

  第三節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研究價值重估 / 014

  第四節 延安文藝研究空間的(de)拓展 / 019

第一(yī / yì /yí)章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發展縱覽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延安文藝與新文學的(de)革命話語 / 027

  第二節 延安文藝與新文學的(de)民族化道(dào)路 / 033

  第三節 延安文藝與左翼文學思潮 / 042

  第四節 延安文藝精神的(de)當代傳承與反思 / 046

第二章 延安文藝與左翼文學的(de)現代精神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左翼文學的(de)現代品格及精神指向 / 063

  第二節 左翼文學精神與延安文藝的(de)形成 / 072

  第三節 左翼文學精神影響下的(de)當代文學 / 082

第三章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啓蒙思潮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個(gè)體啓蒙與革命啓蒙的(de)雙重奏 / 109

  第二節 大(dà)衆啓蒙的(de)發現與啓蒙主體的(de)轉換 / 116

  第三節 知識分子(zǐ)的(de)被啓蒙與有機化 / 120

  第四節 啓蒙的(de)意識形态性實踐 / 129

第四章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現代性追求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延安文藝的(de)現代性命題 / 137

  第二節 延安文藝現代性的(de)多向闡釋 / 146

  第三節 從“五四”到(dào)延安:現代性的(de)同構與異質 / 151

  第四節 延安文藝現代性的(de)精神特征 / 159

第五章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大(dà)衆化思潮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大(dà)衆化的(de)理論倡導:革命政治與文化啓蒙 / 171

  第二節 大(dà)衆化的(de)實踐表征:戰争與革命主題 / 202

  第三節 大(dà)衆化的(de)集體追求:創作整一(yī / yì /yí)化 / 224

  第四節 大(dà)衆化的(de)實踐轉向:文學市場化 / 232

第六章 延安女作家的(de)話語創構與書寫轉型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延安女作家群的(de)形成及女性話語創構 / 246

  第二節 延安女作家的(de)集體叙事特征 / 275

  第三節 延安女作家的(de)情感方式與文本意蘊 / 292

第七章 延安文藝的(de)“戲改”路向與文體樣式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延安戲曲改革研究的(de)回顧與反思 / 313

  第二節 延安“戲改”的(de)現代性主題與民間資源的(de)互補 / 334

第八章 延安文藝與當代文學新方向的(de)構建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新文學中心的(de)轉移與作家隊伍轉型 / 369

  第二節 政治審美與文學本體的(de)活力 / 374

  第三節 現實感應與作家情感的(de)表達方式 / 381

  第四節 新文學經驗的(de)啓示與作家書寫的(de)多樣追求 / 389

第九章 延安文藝經驗與當代文學實踐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延安文藝話語的(de)當代延展 / 398

  第二節 延安文藝影響下的(de)當代書寫潮流 / 413

  第三節 文學話語的(de)變異與激進文藝思潮 / 423

  第四節 無産階級文藝經典的(de)再造 / 435

第十章 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研究範式的(de)反思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民族性與世界性研究的(de)反思 / 452

  第二節 現代性理論研究的(de)反思 / 465

第十一(yī / yì /yí)章 延安文藝精神對新世紀中國(guó)文學的(de)啓示

  第一(yī / yì /yí)節 新世紀文學對延安文藝精神的(de)延展 / 488

  第二節 延安文藝經驗與新世紀文學的(de)創化之(zhī)路 / 493

參考文獻 / 511

後 記 / 532


分享到(dào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