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視點_刊首語
中國(guó)鄉村振興規劃的(de)研制方法 劉彥随;1+39
視點_專題策劃_地(dì / de)理視角的(de)鄉村振興
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地(dì / de)理教師鄉土情懷的(de)失落與重塑 杜華明;黃正夫;4-7
地(dì / de)理教學中滲透鄉村振興戰略需厘清的(de)幾個(gè)關鍵問題 高麗;闫雪燕;吳會波;7-10
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(de)高中地(dì / de)理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 朱夢園;戴文遠;鄧珍梅;10-14
基于(yú)鄉村地(dì / de)理教育質量提升的(de)研訓共同體構建 劉昌榮;劉玉嶽;14-18
鄉村振興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中地(dì / de)理教學的(de)路徑 吳孟宇;陳俊英;鄭友強;18-20
視點_教改論壇
五育并舉融入高中地(dì / de)理學科教育的(de)框架構建 陳詩吉;李婧;趙亞茹;楊維旭;王若雲;柯雪芳;21-25
當前師範專業課程方案與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(de)沖突與調适——基于(yú)南京師範大(dà)學地(dì / de)理科學(師範)專業課程方案的(de)分析 朱雪梅;陳冉;26-30+42
視點_課程教材
基于(yú)本土資源的(de)A-STEM課程開發——以(yǐ)“橫崗地(dì / de)理”爲(wéi / wèi)例 黎錦通;王玮琛;31-32+53
視點_熱點聚焦
“黑河—騰沖線”及騰沖研學旅行的(de)深度開發 彭俊芳;李文;袁書琪;33-35
教學_教學研究
基于(yú)校本資源的(de)高中地(dì / de)理實踐力培育策略 李立人(rén);36-39
基于(yú)綜合思維培養的(de)地(dì / de)理問題式教學探索 王梅;40-42
基于(yú)地(dì / de)理核心素養的(de)分層教學目标設計 王萬裏;43-45
教學_課堂教學
多種教學資源融合下的(de)教學設計——以(yǐ)“地(dì / de)球的(de)形成與演化”爲(wéi / wèi)例 戈素雲;杜佳霖;包瑞;柯懿恩;46-48
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地(dì / de)理教學銜接研究 王玉婷;董國(guó)海;49-51
角色扮演法在(zài)拋錨式教學中的(de)應用 李玥;廖富強;鍾玉婷;52-53
教學_新技術應用
Surfer在(zài)初中地(dì / de)理教學中的(de)應用研究 彭雲龍;54-56
教學_課堂小實驗
基于(yú)設計思維的(de)地(dì / de)理實踐活動設計——以(yǐ)日晷的(de)制作爲(wéi / wèi)例 劉巧梅;57-59
評價_評價研究
運用多元評價促進高中生地(dì / de)理實踐力的(de)培養 黃榕青;陳傑;60-63
評價_備考交流
2021年新高考地(dì / de)理模拟試題 蔣治國(guó);郭豔;冼沛棠;黃彧;黃奕琪;64-67
評價_原創試題
“青藏地(dì / de)區水的(de)相态變化與環境演變關系”試題設計 邱鴻亮;葉瑞玲;68-70
“魏晉壁畫磚墓”試題設計 董謙;71
“滇越鐵路”試題設計 謝鵬理;許方林;72-73
評價_新高考研究
高中地(dì / de)理學業水平考試的(de)區分性研究 王健;74-76+79
拓展_說(shuō)理解圖
樹下無霜 鍾華;70
“菠蘿包”的(de)前世今生 夏磊;彭思超;73
魔幻景觀“精靈煙囪” 趙善民;80
拓展_研學實踐
基于(yú)研學旅行培養地(dì / de)理人(rén)文素養——以(yǐ)“感受桂林橋的(de)魅力”爲(wéi / wèi)例 李平衛;馮士季;77-79
彩封及其他(t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