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視點_刊首語
單元教學設計的(de)三個(gè)問題 金子(zǐ)興;1
視點_專題策劃_建黨百年與地(dì / de)理教學
建黨百年來(lái)高中地(dì / de)理愛國(guó)主義教育審視 範泰洋;易中宇;4-7
人(rén)地(dì / de)關系視域下地(dì / de)理課堂融入黨史教育的(de)路徑探析 鄧鈞;江湧芝;郭程軒;羅玉婷;陸柔斯;8-12
滲透黨史教育的(de)地(dì / de)理科學專業野外綜合實習探索與實踐 陳世發;李航飛;楊林;羅曉瑩;劉文;12-14
紅色會議選址的(de)教學研究 宿奧宇;賈銀田;劉慧麗;盧秋杏;15-17
基于(yú)紅色資源的(de)研學旅行課程開發研究——以(yǐ)上(shàng)海市爲(wéi / wèi)例 張天中;湯國(guó)榮;18-21
基于(yú)東北抗日聯軍的(de)主題研學方案設計 董姝娜;申思琪;付永存;22-24
黨史教育融入初中地(dì / de)理教學的(de)路徑探索——以(yǐ)人(rén)教版地(dì / de)理教材爲(wéi / wèi)例 吳孟宇;陳俊英;鄭友強;24-26
視點_教改論壇
基于(yú)大(dà)概念的(de)地(dì / de)理單元教學 張素娟;李文勝;27-31
視點_課程教材
中美地(dì / de)理課程标準中“資源”的(de)學習進階比較研究 陳寶茹;王民;32-37
教學_教學研究
深度學習視角下地(dì / de)理問題式教學的(de)設計與實施——以(yǐ)“走進敦煌風成地(dì / de)貌的(de)世界”爲(wéi / wèi)例 李慎中;38-40+44
指向深度學習的(de)課堂教學改進思考 李琳;陸靜;41-44
基于(yú)“易得性啓發式”理論的(de)初中地(dì / de)理知識教法研究 劉福偉;45-46+50
高中地(dì / de)理落實國(guó)際理解素養的(de)适宜性分析 胡世聞;李倩;程國(guó)清;傅華良;方祖舜;47-50
教學_課堂教學
基于(yú)地(dì / de)理“大(dà)概念”的(de)單元教學設計——以(yǐ)中圖版“國(guó)土開發與保護”爲(wéi / wèi)例 潘紅梅;高振奮;陳紅;姜傑;張建軍;51-55+59
高中區域地(dì / de)理複習新模式:畫—說(shuō)—研—畫——以(yǐ)“拉丁美洲”的(de)複習課爲(wéi / wèi)例 淩燕;高春媚;56-59
教學_人(rén)教走廊
人(rén)教版教材中“中國(guó)的(de)耕地(dì / de)資源與糧食安全”内容解析 趙佳;方修琦;60-63
評價_評價研究
對初中生區域認知能力的(de)測量與評價 葉麗麗;64-66
評價_原創試題
“新疆阿勒泰地(dì / de)區的(de)遊牧生活”試題設計 周小萍;趙亮;67+69
“平潭海峽公鐵大(dà)橋”試題設計 王傑;趙翠薇;金儒成;68-69
“車厘子(zǐ)自由”試題設計 王小君;70+74
拓展_說(shuō)理解圖
落羽杉下的(de)“羅漢” 顧慶;26
拓展_研學實踐
基于(yú)地(dì / de)理實踐力培養的(de)研學實踐活動設計——以(yǐ)佛山市西樵山火山地(dì / de)貌研學爲(wéi / wèi)例 鍾麗純;吳俊和(hé / huò);曾惠蘋;71-74
基于(yú)客家建築文化的(de)研學課程設計 林豔梅;曾庭芳;淩益芬;75-77
高中地(dì / de)理實踐課程中的(de)勞動素養培養研究——以(yǐ)氣象局、農科院實踐基地(dì / de)考察爲(wéi / wèi)例 黃雪芹;韓玉奎;湯初勝;張賽;78-80
滇池之(zhī)濱 展翅飛翔——昆明市第三中學呈貢學校(呈貢一(yī / yì /yí)中) 李文娟;覃大(dà)雲;張雲偉;殷廷睿;2
彩封及其他(t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