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教育部、中央宣傳部、中央網信辦、文化和(hé / huò)旅遊部、中華全國(guó)總工會、共青團中央、全國(guó)婦聯、中國(guó)科協等八部門印發通知,發布《全國(guó)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》。一(yī / yì /yí)起來(lái)看具體内容——
全國(guó)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
實施方案
一(yī / yì /yí)、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
1.指導思想。以(yǐ)習近平新時(shí)代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(wéi / wèi)指導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(de)二十大(dà)精神,全面貫徹黨的(de)教育方針,認真落實立德樹人(rén)根本任務,積極培育和(hé / huò)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引導激勵青少年學生愛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,立志爲(wéi / wèi)中華民族偉大(dà)複興而(ér)讀書,切實增強曆史自覺和(hé / huò)文化自信,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(de)社會主義建設者和(hé / huò)接班人(rén)。
2.基本原則
——堅持服務全面育人(rén)。幫助青少年學生增強愛國(guó)愛黨愛社會主義的(de)堅定信念,提升思想道(dào)德素質、科學文化素質,培養獨立思考能力、創新創造能力、終身學習能力,促進其全面發展健康成長。
——注重激發讀書興趣。充分調動青少年學生讀書熱情,引導其在(zài)讀書中享受樂趣、感悟人(rén)生、獲得成長,有效防止增加師生及家長額外負擔,堅決克服功利化傾向。
——積極融入全民閱讀。充分發揮教育系統優勢,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開展,強化示範引領帶動,助力深化全民閱讀活動,更好服務學習型社會、學習型大(dà)國(guó)建設。
——持續推進常态開展。将讀書行動與學校教育教學、課後服務活動和(hé / huò)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,創新讀書載體,完善長效機制,推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有效開展。
3.工作目标。通過3到(dào)5年的(de)努力,使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廣泛深入開展,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革命文化和(hé / huò)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得到(dào)切實加強,科普教育深入實施;覆蓋各學段的(de)閱讀服務體系基本完善,“書香校園”建設水平顯著提高,青少年學生閱讀激勵機制建立健全,校内外閱讀氛圍更加濃厚;廣大(dà)青少年學生閱讀量明顯增長,閱讀興趣、閱讀能力持續提升,爲(wéi / wèi)養成終身閱讀習慣打好根基。
二、豐富學生讀書内容
4.倡導廣泛全面閱讀。根據青少年學生認知規律和(hé / huò)身心發展特點,引導青少年學生珍惜大(dà)好年華,充分利用閱讀黃金期,博覽群書、拓寬視野。中小學階段要(yào / yāo)重視引導學生加強曆史文化、科普知識、法律常識、衛生健康等方面的(de)閱讀;大(dà)學階段要(yào / yāo)引導人(rén)文社科類專業學生加強科技史、科學發展趨勢等方面的(de)閱讀,理工農醫類專業學生加強文學、曆史、哲學、藝術等方面的(de)閱讀。
5.完善閱讀指導目錄。結合中小學課程标準要(yào / yāo)求,發布中小學生閱讀推薦書目,并建立定期更新補充機制。教育部每兩年發布一(yī / yì /yí)次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推薦書目,作爲(wéi / wèi)中小學校圖書配備的(de)主要(yào / yāo)參考依據。有條件的(de)地(dì / de)方和(hé / huò)學校,可結合地(dì / de)域曆史文化特點,按照《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》等有關規定,豐富學生閱讀書目,做好内容審核把關,确保青少年學生讀物質量。
6.加強數字資源建設。充分發揮數字化支撐作用,開設國(guó)家智慧教育讀書平台,提供優質數字閱讀資源,豐富閱讀形式。有效利用“學習強國(guó)”、中國(guó)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及各地(dì / de)各校數字平台,加強适宜、優質、多樣、健康的(de)閱讀資源建設,服務學生處處可讀、時(shí)時(shí)能讀。
三、創新讀書行動載體
7.豐富讀書活動。各地(dì / de)各校要(yào / yāo)因地(dì / de)因校制宜,充分利用重要(yào / yāo)傳統節日和(hé / huò)節氣、重大(dà)節慶和(hé / huò)紀念日、國(guó)家重大(dà)活動和(hé / huò)重要(yào / yāo)事件,有針對性地(dì / de)組織豐富多彩、主題鮮明的(de)讀書月、讀書周、讀書節活動,着力打造富有吸引力、影響力的(de)青少年學生讀書品牌項目。學校要(yào / yāo)組建學生讀書社團或興趣小組,帶動學生互助互促開展閱讀。
8.拓展讀書形式。實施師生共讀行動,引導教師與學生同書共讀、同學共進,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,營造師生共讀良好氛圍。實施名家領讀行動,邀請科學家、文學家、藝術家等專家學者和(hé / huò)大(dà)國(guó)工匠、榜樣人(rén)物等進校園,利用公共文化場所和(hé / huò)各類媒體,開展領讀指導。實施家庭親子(zǐ)閱讀行動,引導家長重視閱讀并提高閱讀指導能力,傳播親子(zǐ)閱讀理念,幫助兒童從小養成閱讀習慣,涵育家庭閱讀風尚。
9.突出(chū)讀書主題。實施“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(rén)”主題讀書行動,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(shí)代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深化全國(guó)青少年愛國(guó)主義讀書教育活動,教育引導學生從小聽黨話、永遠跟黨走。實施“學科學 愛科學”主題讀書行動,加強科學教育,普及科學常識,激發青少年學生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探求欲,培養科學思維方式和(hé / huò)探究能力。實施“典耀中華”主題讀書行動,加強中華傳統經典、紅色經典和(hé / huò)當代經典閱讀,引導青少年學生熱愛中華文化、增強文化自信。
10.統籌讀書對象。針對職業院校學生、普通高校學生和(hé / huò)農村學生的(de)實際,有針對性地(dì / de)實施專項讀書行動。面向職業院校學生,實施“未來(lái)工匠”讀書行動,引導學生學習工匠精神,鑽研先進技術,提高技能水平;面向普通高校學生,實施“書香激揚青春”讀書行動,引導大(dà)學生樹立家國(guó)情懷,提高創新能力,增強報國(guó)本領;面向農村中小學生,實施“我的(de)書屋·我的(de)夢”讀書行動,協調社會力量向160個(gè)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小學校捐贈圖書,用好農家書屋閱讀空間和(hé / huò)藏書資源,促進農村中小學生閱讀。
四、健全讀書長效機制
11.優化學校讀書環境。各地(dì / de)各校要(yào / yāo)圍繞提高“書香校園”建設水平,積極創設适宜讀書的(de)校園環境。按照學校圖書館、閱覽室有關工作規程,豐富圖書配備,改善閱讀條件,保障學生閱讀需要(yào / yāo)。中小學校要(yào / yāo)充分利用教室、走廊、校園等空間,設置讀書角、放置圖書架、開設書報亭,方便學生即時(shí)閱讀、處處可讀。要(yào / yāo)用好宣傳欄、文化牆、校園廣播等,營造良好讀書氛圍,加強校園讀書文化建設。
12.融入學校教育教學。各級各類學校要(yào / yāo)将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,鼓勵學校開設閱讀課。結合各學科課程教學和(hé / huò)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,有針對性地(dì / de)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課内外讀物,重視“整本書”閱讀、沉浸式閱讀。義務教育學校要(yào / yāo)将讀書行動納入“雙減”工作,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,爲(wéi / wèi)學生閱讀創造空間,并在(zài)學校課後服務中開設閱讀活動項目。讀書行動對學生不(bù)設硬性指标,不(bù)以(yǐ)考試、“打卡接龍”等方式檢驗讀書數量和(hé / huò)效果,不(bù)增加學生、教師及家長負擔。
13.加強學生閱讀指導。各地(dì / de)各校要(yào / yāo)加強學校閱讀指導隊伍建設,充分發揮廣大(dà)教師、專家學者、“五老”隊伍、學生家長等各方面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作用。要(yào / yāo)強化教師閱讀指導培訓,将閱讀指導能力納入“國(guó)培計劃”和(hé / huò)地(dì / de)方各級教師培訓,在(zài)國(guó)家智慧教育平台設立“教師閱讀指導能力培訓”專題。建立健全學生閱讀指導機制,開好閱讀指導課,定期舉辦學生閱讀指導活動,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閱讀方法。
14.健全交流激勵機制。各地(dì / de)各校要(yào / yāo)舉辦讀書心得報告會、主題班會,組織開展讀書征文、手抄報、演講、朗誦等多種活動,注重通過學校電視台、廣播站和(hé / huò)新媒體平台,廣泛展示交流青少年學生閱讀成果。教育部在(zài)國(guó)家智慧教育平台設置學生讀書活動成果展示專區,會同中央電視台舉辦青少年學生讀書大(dà)型品牌活動,充分展示學生讀書風采與收獲。教育部每年面向中小學校遴選一(yī / yì /yí)批“書香校園”“書香班級”、優秀讀書報告、讀書标兵等。鼓勵各地(dì / de)結合實際,對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開展好的(de)學校、師生和(hé / huò)家庭給予激勵。
五、認真做好組織實施
15.加強組織領導。實施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是(shì)貫徹落實黨的(de)二十大(dà)精神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舉措,是(shì)推進教育現代化、建設教育強國(guó)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行動,事關億萬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。教育部面向各省(區、市)遴選一(yī / yì /yí)批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示範區。各地(dì / de)要(yào / yāo)将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納入重要(yào / yāo)議事日程,健全工作機制,加強統籌協調和(hé / huò)分類指導,制定具體實施方案,強化經費和(hé / huò)條件保障。學校黨組織要(yào / yāo)加強對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(de)領導,書記、校長要(yào / yāo)親自抓,“一(yī / yì /yí)校一(yī / yì /yí)案”認真組織實施。
16.注重讀思行結合。堅持學思用貫通、知信行統一(yī / yì /yí),強化讀書感悟、探究體驗、啓智增慧,引導學生讀思結合、學用相長、知行合一(yī / yì /yí)。把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與開展紅色教育、科學探究、實踐體驗、志願服務等緊密結合起來(lái),引導廣大(dà)青少年學生既讀有字書、又讀“無字書”,立志讀萬卷書、行萬裏路,不(bù)斷拓展讀書實際成效,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、社會責任感、創新精神和(hé / huò)實踐能力。
17.凝聚多方力量支持。充分發揮各級宣傳部門、網信部門、文化和(hé / huò)旅遊部門以(yǐ)及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、科協等群團組織優勢,有效利用圖書館、博物館、文化館、美術館、科技館等社會公共資源,鼓勵高等學校、高科技企業、制造企業向青少年學生開放參觀,支持院士、專家編寫科普讀物,鼓勵各地(dì / de)遴選一(yī / yì /yí)批青少年學生閱讀基地(dì / de)。
18.營造良好社會氛圍。各地(dì / de)各校要(yào / yāo)不(bù)斷探索創新深化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(de)有效途徑,及時(shí)總結凝練典型經驗,加大(dà)宣傳推廣力度。要(yào / yāo)把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開展情況和(hé / huò)實際成效作爲(wéi / wèi)文明城市、文明校園創建和(hé / huò)學校教育質量評價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内容。宣傳部門和(hé / huò)新聞媒體要(yào / yāo)積極宣傳各地(dì / de)各校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(de)有效做法、典型經驗,大(dà)力營造持續深入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(de)良好環境和(hé / huò)濃厚氛圍。
(責任編輯:王笑一(yī / yì /yí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