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漢籍”家族又添新成員——《中醫藥文獻庫》1.0版正式上(shàng)線試運行,官網主站地(dì / de)址:http://zhongyiyao.HanjiLibrary.com。《中醫藥文獻庫》又稱《中醫藥文獻數字圖書館》,是(shì)由我社自主投資、獨立開發、市場化運營的(de)古籍數據庫産品,是(shì)《漢籍數字圖書館》(簡稱“漢籍”)2.0版的(de)特色專庫之(zhī)一(yī / yì /yí)。
《中醫藥文獻庫》最新1.0版,由中醫藥文獻目錄庫和(hé / huò)中醫藥文獻圖版庫兩部分組成,收錄14部中醫藥及其相關文獻,包括醫經、基礎理論、傷寒金匮、診法、針灸推拿、本草、方書、臨證各科、養生、醫案醫話醫論、醫史、綜合性著作,以(yǐ)及道(dào)家、術數參考文獻,共計79類。截至2017年9月,中醫藥文獻目錄庫收錄文獻約2.2萬種,中醫藥文獻圖版庫收錄文獻原件4914種,約470萬頁,數據量約1TB。
這(zhè)是(shì)自2016年9月“漢籍”2.0版全新上(shàng)線、《敦煌文獻庫》1.0版改版以(yǐ)來(lái),“漢籍”專題分庫開發的(de)又一(yī / yì /yí)重要(yào / yāo)進展。早在(zài)今年4月,“漢籍”2.0版就(jiù)通過了(le/liǎo)中國(guó)社會科學院知識産權中心有關知識産權的(de)評估;7月,通過中國(guó)版權保護中心審核,獲得了(le/liǎo)國(guó)家版權局頒發的(de)“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”(證書号:軟著登字第1924695号)。
《中醫藥文獻庫》主界面
《中醫藥文獻庫》文獻浏覽界面
《食物本草》金李杲輯,明萬曆四十八年刻本。(選自《中醫藥文獻庫》)
《續易簡方論》宋施發撰,日本文政十年丁亥松屏舍刻本。(選自《中醫藥文獻庫》)
《重刊孫真人(rén)備急千金要(yào / yāo)方》唐孫思邈撰,元刻本。(選自《中醫藥文獻庫》)
中醫藥學具有獨特的(de)醫學理論體系和(hé / huò)豐富的(de)實踐經驗,是(shì)中華民族寶貴的(de)曆史文化遺産,是(shì)中國(guó)的(de)“三大(dà)國(guó)粹”之(zhī)一(yī / yì /yí)。海量的(de)中醫藥古籍是(shì)中醫藥學術發展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載體,承載着曆代醫藥學家豐富的(de)學術思想與寶貴的(de)臨床經驗,是(shì)中醫藥學傳承、發展的(de)根本基礎。
中醫藥古籍文獻的(de)現狀以(yǐ)及中醫藥學的(de)發展壯大(dà)迫切需要(yào / yāo)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數字化的(de)充分完整的(de)中醫藥古籍文獻服務系統。在(zài)前期資源積累和(hé / huò)長期研究整理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我社《中醫藥文獻庫》應運而(ér)生,必将爲(wéi / wèi)推動中醫藥古籍文獻的(de)整理、研究及應用發揮積極的(de)作用,市場前景看好。
截至目前,“漢籍”系列産品的(de)試用機構已經超過100家。
“漢籍”2.0版“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”
“漢籍”宣傳手冊首頁
了(le/liǎo)解産品詳細信息,請訪問“漢籍”官網(地(dì / de)址:http://www.HanjiLibrary.cn/),或關注“漢籍”微信公衆平台(微信ID:HanjiLibrary)。